發達*已經和正在積極探索將垃圾變為一種新資源,一直發展成一個新興的大產業。據;新興預測委員會;和日本科技廳;等有關*作出的預測:在未來30年間,在能源、資源、農業、食品、信息技術、制造業和醫藥領域,將出現10大新興技術。
世界上大量利用建筑垃圾的*是前聯邦德國。在二戰后的重建期間,循環利用建筑垃圾不僅降低了現場清理費用,而且大大緩解了建材供需矛盾。至1955年末,循環再生了約1150萬m3廢磚集料,并用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萬套住房。德國現在有200家企業的450個工廠(場)在循環再生建筑垃圾,年營業額20多億DM。
1997年,丹麥建筑垃圾排放量約為340萬噸,約占各種垃圾總量的25%。自采用廢棄物稅收以來,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比例明顯增加。如今約有90%的建筑垃圾得到了重新循環利用。在短短的幾年里,丹麥建立了一個以技術方法、科學和組織結構,以及管理工具密切結合的聯合系統,確保了對主要廢棄物流動的控制和對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
日本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十分重視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將建筑垃圾視為;建設副產品。從1974年起在建筑協會中設立了建筑廢棄物再利用委員會”,在再生集料和再生集料混凝土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于1977年制定了《再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范》。此后相繼在全國各地建立了以處理拆除混凝土為主的再生工廠。據報道,1998年東京都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達到56%。目前在住宅小區的改造過程中,已能實現建筑垃圾就地消化,經濟效果明顯。
美國在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面成績斐然,1984年至1985年間,僅8個州就拆除和再生混凝土路面160英里。目前每年排放的拆除混凝土大約有為6000萬噸。法國建筑垃圾年排放量為10000萬噸,挪威、荷蘭、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分別達到1260萬噸、1260萬噸、3200萬噸和3440萬噸。現在歐洲共同體*每年產生大約5000萬噸拆除混凝土,其中英國1100萬噸,法國1300萬噸。
總體來講,國外大多施行建筑垃圾源頭削減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過科學管理和有效措施將其減量化,并采用科學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資源功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