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中意機械有限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已走出一條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之路。截止到今年09月底,鄭州中意礦機已在昆明西山草片地區生產了50萬噸環保再生建材。這些由農村城市化大量拆遷產生的建筑垃圾轉化而來的再生建材,足夠蓋起8000多套100多平米的住房。
17道工序實現變廢為寶
日前,記者在深圳塘朗山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廠看到,遠處的垃圾山上,數輛大型機械正在作業,一條平整美觀的道路曲折通向建筑垃圾堆成的大山深處。其實,這條觀光路也是由建筑垃圾回收物修筑的。
中意礦機負責人告訴記者,建筑垃圾經過原料激活、物理處理、合理級配等17道加工工藝,生產出的 再生環保產品,無論在抗壓、抗折、隔熱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中意礦機已利用建筑垃圾開發出40多種環保建材。實心磚系列具有抗風化能力強無輻射性特點,使用壽命比傳統的燒結磚延長20年以上;混凝土再生骨料能廣泛應用于市政道路和橋梁工程;植草磚強度高、環保、防滑、耐久性強,能夠被用于街道、廣場、花園等路面。
建筑垃圾轉化率超95%
目前該公司對建筑垃圾的轉化率達到85%以上。建筑垃圾經過分揀分類后,每樣都能變廢為寶: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粉碎后,用于制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廢金屬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用于制造人造木材。其環保產品因為價平質優的特點,迅速打開市場銷路,已有10余個重大項目和工程采用其建材。
據介紹,該廠總生產能力日產1萬噸,能夠處理深圳每日新增建筑垃圾的1/3。全面建成后,年產免燒新型建筑墻體材料150萬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及商品砂漿50萬立方米,消化建筑廢棄物約300萬噸。這可以節省因燒紅磚破壞的耕地面積600余畝,節約建筑廢棄物填埋堆放用地100余畝,節省煤炭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900噸,而且還為政府每年節省大量建筑廢棄物處理費。
當今社會建筑垃圾對城市嚴峻影響的情況下,中意礦機響應十二五計劃,推出建筑垃圾處理設備為城市的美好明天獻一份力。
本文編輯QHC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