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州市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現場,市場市長陳建華針對城市建筑垃圾廢棄物處理問題,提出了應將其95%的處理回收再利用,達到無污染、無危害。隨著城市化推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發展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代謝垃圾”,而如何將這些代謝垃圾消化掉,成為當下不得不關注的問題。
建筑垃圾如何處理,才能達到95%轉化為可再生利用資源?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建材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發展環境友好型綠色建材的同時,來建設綠色城市建筑。深圳南方科技學校校園拆遷項目為這些問題一一解答,通過招商引進鄭州中意礦山機械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處理設備——移動破碎站采用的是移動破碎篩分技術,且機動靈活便于現場處理,不會對空氣路面造成二次污染并有效節約成本等優勢,真正實現節能減排,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到達了“少”排放。
建筑垃圾處理之后,90%的不同垃圾顆粒作為新建材的骨料,作為路基料建筑回填土,利用率達到95%。平均每4斤多的建筑垃圾可以生產一塊實心磚,堆積如山的磚頭、瓦礫、灰渣、混凝土塊等建筑垃圾眨眼功夫就經壓模后,魔術般成型成磚,整個過程不需燒煤、加溫,也不產生污水、煙霧,建筑垃圾還可根據需要變成混凝土實心磚、路面磚、墻體材料、再生預拌混凝土等多種新型建材產品。
本文編輯QHC
免費定制您的專屬解決方案
免費定制您的專屬解決方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