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是世界上年新增建筑多的*,由此產生大量建筑垃圾,這雖然對環境造成威脅,但也為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創造了條件。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陳家瓏認為,只有讓建筑垃圾處置企業有利可圖,這個行業才能真正發展壯大起來。
? ? 《科學時報》:為什么會出現建筑垃圾處理難的問題?? ? 陳家瓏: 我國建筑垃圾普遍存在著一拆、二揀的特點。一拆,即專業或非專業的拆遷公司將報廢工程拆除,并將有用的門窗、設備、材料、燈具、鋼材等取出處理;二揀,即指社會上的拾荒大軍,自發地將剩余物再清理一遍,揀走鋼筋、木材等可以賣廢品的東西。
? ? 在建筑垃圾回收再生鏈條上,建筑垃圾處置是關鍵的一環,在天然砂石資源不緊張和價格低廉的情況下,拆除企業有利潤,運輸企業能夠保本,留給建筑垃圾處置企業已沒有任何的增值空間,因此沒人接手,結果只有拋給社會。
? ? 加上近年來建筑工程界逐步形成的倒貼規則、監管困難或不到位,運距延長、運輸成本提高等因素,更加重了建筑垃圾不經處置、就近隨意傾倒以致污染環境的現象。這種現狀決定了政府必須成為解決建筑垃圾處置的推手。
? ? 經過一拆、二揀的建筑垃圾非常適宜資源化利用,個別企業已自發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
? ? 《科學時報》:政府要如何做?陳家瓏:在法律層面上,政府要明確規定隨意傾倒建筑垃圾是違法行為,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 ? 在經濟手段上,政府或者提高天然砂石資源的價格,讓建筑垃圾資源有存在的空間;或者整合調整建筑垃圾拆除、運輸、處置環節上的利益分配,使建筑垃圾處置企業有利潤;再或者由建筑垃圾產生者繳納處理費用,給建筑垃圾處置企業以經濟補償。
? ? 特別要解決運費問題,只有建筑垃圾能免費送到建筑垃圾處置企業,建筑垃圾處置企業才有可能維持正常運轉。
? ? 另外,有一些含有較多雜物、來不及現場分揀的建筑垃圾被直接運到建筑垃圾處置企業,由于分揀和加工成本較高,因此還應給予這樣的企業相應的補貼,使之有可能收回成本。
? ?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建筑垃圾的組成和成分不同。比如在河南一些平原地區,黏土就是建筑垃圾,在山東一些地區,石材是建筑垃圾。因此,要根據本地建筑垃圾的情況決定其資源化利用的內容和方式,不能簡單規定和效仿、一概而論。
? ? 總之,能讓建筑垃圾處置企業有利潤,能生存和發展,才有更多企業愿意進入這個行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才能發展壯大。
? ? 同時,也要制定的行業準入條件和監管辦法,防止一哄而上、降低再生產品質量、形成新的污染、套取*支持政策等行為影響資源化利用的進程。
? ? 《科學時報》:目前有哪些工作亟待強化?
? ? 陳家瓏:首先,目前缺乏專項法律和強制性政策,無法從建筑垃圾產生的源頭上落實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各地管理部門的分工還有待理順和明確。政府監管、財政補貼和用地規劃等都尚未到位。
? ? 其次,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基礎性工作,如統計渠道、相關數據庫、信息交流平臺等。
? ? 第三,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偏理論與實驗室研究,研究內容分散、重復、不系統,缺乏全面的應用技術與工業化的研究。
? ? 第四,缺少建筑垃圾處置工藝與裝備的適用性研究、研發與設計。裝飾裝修建筑垃圾的來源、數量、組成、處理的信息和資源化利用的成套技術尚未開展。
? ? 第五,建筑垃圾分選裝備的生產與研發尚屬空白,國產移動式處置設備的生產與應用剛剛起步,有待提高。
? ? 第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標準體系有待健全與完善。同時,很多相關產品的基礎標準、生產標準(含環境控制標準、設備標準等)和應用標準也亟待制定。
? ? 此外,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工程應用尚無制度保障。所以,在政府出資的工程建設項目中,應明確必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比例;在其他工程中,要出臺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也可采取國外和我國開始限制黏土磚的做法,有建筑垃圾再生產品仍要使用天然資源產品的,要每平方米(或每噸)繳納定資源保護費。
? ? 目前我國缺少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應用工程、研發基地和產業園區。雖有少數示范樓和路,但缺少定規模的建筑群,缺少對建筑垃圾再生建材應用工程質量的可靠性評價,這些都影響了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產品的推廣使用。
? ? 由于相關宣傳工作的不到位,許多人(包括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對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的認知度不夠,很多人直觀地將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理解為“垃圾”建材、不安全、非環保建材。
? ? 事實上,使用建筑垃圾為原料的再生建材只要質量達到相關標準,在環保指標上要優于天然材料建材。在保溫節能上,也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公眾理解認知度還有待提高。
? ? 鄭州中意礦機設備有限公司針對建筑垃圾,為此研制出建筑垃圾破碎站,建筑垃圾粉碎機等一系列產品。為建筑垃圾處理貢獻一份力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