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不斷加速發展,一座座樓宇崛地而起,矮小的城中村被清理出城市發展的舞臺。與此同時,每年我國新建建筑、房屋拆遷等產生20余億噸建筑垃圾,如此數量龐大的建筑垃圾的堆放無疑造成諸多城市的發展困境。那么,建筑垃圾是否也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這些建筑垃圾是簡單的填埋成為建筑垃圾,還是資源化的處理利用?何去何從呢?
生活垃圾正在被分類再利用,而建筑垃圾被稱為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那么建筑垃圾是否也可以變廢為寶,能否循環再利用建筑垃圾以解決垃圾存放和天然建筑材料緊張的困境?近日,記者采訪相關*和業內人士了解到這并不是幻想,并且目睹了變廢為寶的場景。
我們在一條生產線旁看到,一臺推土機正將分揀好的建筑垃圾推到喂料機中,大塊的石頭被隔離在上面送入破碎機中。經過分類處理后建筑垃圾通過皮帶機被送往振動篩,皮帶機上方固定有一塊吸鐵石,垃圾中的鐵絲、螺絲等全部被清理出來。進入振動篩后,細沙通過下面的一條皮帶機送出,石子則被送往上面一層的皮帶機,沖洗之后就是可替代石子等天然建筑材料的細骨料。該生產線一年可處理建筑垃圾200萬噸,已經生產達標的建筑材料產品有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生粗、細骨料和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公司準備在上一條大型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該生產線年處理量為300萬噸。
該生產線引進鄭州中意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的移動式建筑垃圾破碎站。該設備的研發工程師劉先生告訴我們: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理設備是結合國內的實際工況條件研發的新型破碎站,該設備處理量大,骨料粒型優異,生產效率高,節能環保!
返回頂部